香港寬頻(1310)的前世今生與王維基

 


香港面積不大,但卻擁有750萬人口,而在移動通訊興起後,電訊市場卻呈百家爭鳴的格局,數家有實力的電訊公司在這個巿場你爭我奪,目前香港正式進入5G時代,競爭只會更加劇烈。在多間公司中,榮晉較為欣賞香港寬頻(1310),公司經過發展、賣盤、重組、上巿、併購等多個階段,本文先回顧它在2012年賣盤前的發展跡史。

香港通訊史

先回顧一下香港通訊史,香港的1905年開始出現電話服務,1976年,首次推出國際直撥長途電話服務。1980年代,傳呼機、流動電話及撥號上網開始引入香港,到2000年代,寬頻上網也取代了撥號上網,同時流動電訊也發展得相當成熟。

香港自1870年引入電話服務以來一直由香港電話有限公司(即是今日的香港電訊,股票代號6823) 作為唯一的固網電話服務營辦商,直到1995年7月,固網電話電訊市場開放,政府發出3個新固定電訊服務牌照,分別是和記廣訊、香港新電訊及新世界電話,打破壟斷,到2003年1月起,香港固網電話服務市場全面開放,政府不設營辦商牌照數目上限及申領牌照的時限,自此巿場競爭加劇。

香港寛頻與創辦人-王維基

1992

創辦城市電訊(香港)有限公司,經營廉價長途電話回撥服務

1997

城電於香港上巿

2000

2月,成立香港寬頻,取得本地無線固網服務牌照

2002

3月,城市電訊(香港)有限公司獲電訊管理局發出電纜對外固網服務牌照

6月,香港寬頻獲思科系統確認,成功建構全球最大的城域以太網IP網絡

2003

8月,香港寬頻正式推出收費電視服務

2008

成為全港第二大服務供應商

2012

香港寬頻的全部股權售予加拿大私募基金CVC Capital Partners



香港寛頻(1310)由王維基和其堂兄張子建創立。王生於1961年生於香港,1985年取得中大電子工程學系科學學士,及後於IBM電腦公司工作,1989年隨父移居加拿大,並於當地創辦城市電訊。1992年,回流香港並成立城市電訊(香港)有限公司,主要經營廉價回撥式長途電話業務。1997年城市電訊上市(股票代號1137),王維基擔任公司主席。1999年成立香港寬頻,提供寬頻上網、寬頻電視、寬頻電話、固網電話、長途電話等服務。換言之,城市電訊是王維基的旗艦,而香港寬頻就集所有最賺錢業務於一身的全資附屬公司。

人稱「魔童」王維基,向來「諗頭」多多,回顧其創業路,都是由「無可能」變成「可能」。

王維基於17歲時中五畢業後開始創業,他當時開辦補習學校,教中六學生,一個暑假賺取4萬港元,該數目相等於賺了半層樓。他在21歲時就讀香港中文大學,當時巿場欠缺中文教科書,於是王生從台灣引進免稅工程教科書,紓緩成本高昂的問題。


1990年代初,國際直接撥號(International Direct Dialling,縮寫:IDD)費用昂貴,每分鐘收費12港元。當時王維基移民到加拿大,而當地政府開放電訊市場和使用「回撥長途電話」,於是他與其表親致函香港政府,並將回撥長途電話服務帶到香港,藉此開拓香港長途電訊服務市場。IDD服務面臨新方式的競爭,因而價格下跌逾50%。

隨著全球網際網路越趨普及,王維基預視未來香港通訊巿場的發展不止於語音和短訊,還有新的戰場-互聯網。話說當時香港仍然正在使用將落伍的傳統銅線技術ADSL,而當時的服務速度上限僅為1.5Mbit/s至6Mbit/s時。ADSL中文名為「非對稱數位式用戶線路(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是利用一般的銅質傳統電話線來進行高速上網的技術。



2002年3月,王維基決定透過香港寬頻購買固網服務牌照,並開始長達10年使用光纖FTTH技術於香港建設新網路的項目,由此累計投資額超過30億港元。王生大膽的作風及決策讓當時市場及投資者認為是天方夜譚(又是有人講「無可能」),他曾在訪問<20-7-2013 原來錢作怪2013 語出「經」人:王維基>(按)中提及為了構建世界最大型的城域以太網,他需要重新掘起香港每一條街道,為每一幢住宅大廈和商業樓宇、每一層鑽洞,從地底到頂層鋪設管道。每一日團隊堅持掘路,公司在開展寬頻業務首7年一直蝕錢。而且,他們要與很多官僚的政府部門磋商,又逐一與大廈業主立案法團商討。王生深信只要團隊熬得著,就能獲勝,他覺得「別人認為你做不到,是因為他們自己做不到」。香港寬頻於2004年及2005年推出首個100Mbps及1,000Mbps住宅使用的寬頻服務。他的公司於2008年成為香港第二大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於2009年成為增長最快的服務供應商。


當時在很多人的眼中,王維基可以安逸渡過餘生,但他當時只是50歲出頭,每日無所事事會變得頹廢,所以需要尋找一些挑戰。在2009年,香港政府接受免費電視牌照申請,王維基決定進軍免費電視市場,並為城市電訊申請免費電視牌照 ,於2011年向當時的兩家免費電視台香港無線電視(TVB)和香港亞洲電視(ATV)大舉挖角,興建廠房拍劇,為了籌集足夠的資金,王生於2012年4月12日,將以50.12億元作價,向私募基金CVC旗下的Metropolitan Light,出售所有電訊業務,包括固定電訊網絡服務(「固網」)及國際電訊業務(「長途電話」)。自此業務重心轉為多媒體業務,包括節目製作、銷售及分銷廣東話的電視劇集、新聞節目及其他電視節目,並與他一手湊大的香港寬頻分道揚鑣。

我們先回顧一下在香港寬頻賣盤前其營運數據。數字來自集團網站,部份年代久遠的資料並不齊全。



集團最初於1999年利用「回撥長途電話」服務起家,踏入2000年代後,王維基看準互聯網發展的趨勢,決心將務業重心放在固定電訊網絡服務,上圖可見,國際電訊服務於2000年後開始持續下跌,反觀固網服務帶來的利潤就節節上升。在2003年時,國際電訊服務和固定電訊網絡服務業務比例為67%對33%,直至2011年時,比例為11.7%對88.3%,可見當時集團成功轉型為住宅及商業光纖寬頻服務供應商。

此外,集團的主要客戶起初以國際電訊登記用戶數目為主,但踏入2000年後,固網電話登記用戶數目和寬頻登記用戶數目增長速度比前者快,可見集團主要以寬頻和固網客戶為重要服務對像。而收費電視業務(收費電視bbTV、流動寬頻bbWi-Fi及高清音樂平台MusicOne等)於2004年才發展,而其客戶數目增長迅速,甚至超過固網電話登記用戶數目。




集團於2000年開始部署興建全港最大型的城域以太網,而該網絡受到Cisco Powered Network(思科系統)技術支援和肯定。 在1999到2005年期間,公司資本開支大、借貸多,目的是鋪設全港寬頻網絡和低費搶客,增加巿場佔有率。要有收獲就有極大的付出,集團需要舉債去興建城域以太網,它於1999年總負債有3.7億港元,之後在2005到2007年間,總債務升到高峰13.2億港元,而主要用於網絡的資本開支亦在同一期間上升。


除此以外,集團需要宣傳其品牌,所以大灑金錢在廣告,尤其是電視廣告(按)。集團於2007到2008年期間推出「用電話線做寬頻上網」和「豈有此理」的廣告攻勢,由多位人物,如牛頭馬面、貝爾先生(電話發明家)、螞蟻先生及五星戰隊等諷刺仍然使用電話線上網的效率,令公眾意識到用電話線作寬頻上網的不足和增長轉用寬頻上網的意慾。


但因為集團進取的舉動為它於2005年時帶來約2.37港元的折舊開支和首次錄得2.064億港元的淨虧損,到2006年時淨虧損減少到9,948.5萬。到2007年後,城域以太網差不多鋪設完成,支出稍為減少,盈利才見回升。

管理作風的改變


2007年時,兩位創辦人王維基和張子建宣佈逐步淡出集團的營運,並交給專業管理人打理,而且決定推出「Mini-CEO」制度,下放權力,給予更多自由度給前線和後勤主管決定資源分配。王維基在同年的年報中表明要挑戰主要對手-電訊盈科(0008),目標於2016年成為本港主要的網絡供應商。



此外,為了提高員工的競爭力,王維基於2007年效法通用電氣的做法,提出每年會裁減5%員工計劃,凡理念及表現不符合集團標準的人都需要離職。另一方面,集團又於2007年採用垂直管理模式,將全港分為5區,由一位「部門行政總裁」統領,與客戶建立長遠關係,好處是自己區戶客戶問題由自己區解決,有別於不同部門各自為政的問題,以滿足客戶為先。


簡單來講,香港寬頻為城市電訊(香港)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並且作為為集團的現金牛。集團最初以長途電話服務起家,賺取大量現金,之後王維基看準互聯網時代,於是大膽在香港興建寬頻網絡。對外,集團透過猛烈的宣傳攻勢吸引客戶轉用寬頻上網,對內,王維基和張子建改革管理方法,將權力下放給不同單位,增加主管們的歸屬感和責任心,並且引入專業管理人和新思維避免集團在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可能大家還懷念王維基年代,但賣盤後的香港寬頻(1310)繼續發展,並且進行多次收購合併,下次榮晉希望可以繼續講解該公司在2013年後的發展史,以及當中的危與機。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隱形的霸權-建華集團

經營「頹場」的置富產業信託(778)和2020年全年業績簡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