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人生觀」標籤的文章

中電控股(0002)與嘉道理家族

圖片
  貿易戰、社會運動、疫情下的電力公司仍然穩建的投資標的,因為不論任何情況,只要不是世界末日和城巿仍然有人居住,電力就是必需品。今次我們想探討的公司是中電控股(0002),下稱為中電,到底這間百年老店(超過120年歷史)截到今日的業務發展情況如何?它的擁有人-嘉道理家族的發跡史又如何?本文章會作簡單介紹。 中電(0002)發展史簡介 中電(0002)成立於1901年,一直立足於香港,為香港8成巿民提供高度可靠的電力,隨後將業務擴展至中國內地、印度、東南亞、台灣及澳洲等巿場,業務範圍包括發電、輸電和配電服務以及電力及燃氣之零售業務,以下為按地區和時序總結一下集團由成立至今的發展。 香港巿場 1901年1月25日成立,1903年於紅磡漆鹹道的首座發電廠正式投入服務,之後一直立足於香港。  於1964年由中電、青山發電有限公司及香港政府共同簽署首項「管制計劃協議」。在該協議下,本港的電力行業成功為市民提供可靠的電力供應,與香港經濟急速的增長步伐並駕齊驅。協議先後於1978年,1993年及2008年續訂。現有協議於2018年10月1日生效至2033年12月31日。 中國內地 1979年中電(0002)進入中國內地巿場,它與廣東省電網連接,為廣東省提供電力。 東南亞 1998年,中電(0002)進行架構重組,成為中電控股(0002),同年從泰國唯一獨立營運發電商Electricity Generating Public Company Limited (EGCO) 購入策略性股權,成功在泰國電力市場建立重要據點,正式進入東南亞巿場。 澳洲 2001年,中電(0002)收購澳洲雅洛恩能源大部分權益,首度涉足澳洲電力市場,公司再於2004年1月收購Deutsche Asset Management(Australia)Limited在澳洲雅洛恩能源(Yallourn Energy Group)8%權益。收購完成後,中電亞洲將全資擁有雅洛恩能源集團。 2005年,中電(0002)收購TXU Merchant Energy成為澳洲第五大能源零售公司,並改名為TRUenergy,該公司 成為澳洲其中一家最具領導地位的綜合能源企業,提供發電及零售服務。 2012年,集團將原新南威爾斯省的EnergyAustralia與原維多利亞省的TRUenergy統一為全國品牌為E...

牛巿中的股神

圖片
詭異的股票巿場往往令人驚訝!香港以至全球受到經濟衰退、貿易戰、新冠肺炎影響之下,巿場指數仍然可以持續上升,恆生指數更於6/7/2020全日上升966.04點。每次牛巿來臨,巿場會出現一些本地的「股神」、「美女股神」,本文想簡介一下其中一位的「股神」的經歷。 2015到2018年的張容容 Michelle 2015年出道的港姐麥明詩(Louisa Mak)為會考10優狀員,又在英國劍橋大學法律系畢業,已經算是人生勝利組。而成名的方法亦可以靠投資,張容容(Michelle)就是其中一位,她為90後(1990年代出生),2009年初,當時18歲的她獲爸親給予資本13萬買入4千股滙控(0005),於半年後以$66沽出,獲利近一倍,初嘗股海賺錢甜頭。2011年初,時值日本海嘯及福島核電廠事故,她用盡資金買入牛證(按 此 看介紹),賭恆生指數會反彈,可是指數隨後下跌,牛證觸及回收價,令80萬本金血本無歸。 從細價股獲利近千萬 Michelle後來專心讀書,大學畢業後先從事市場營銷工作,後因為工作內容沉悶而考入新加坡航空當了兩年空姐,之後全職炒股。期間,經朋友介紹她投資於中國天然氣(931,當時稱為宏通集團)為她賺取鉅富。 Michelle先於2013年11月小注買入,之後有消息傳出公司與多間國企訂立天然氣(LNG)業務協議,更改名為「中國天然氣」,Michelle決定分注吸納,更借用「 孖展 」等衍生工具擴大投資,高峰時賬面賺600萬元,連同本金市值達700萬元。 中國天然氣(931)於2014年9月出現暴跌,股價於下午由$2.5左右下跌到$0.8,10個月的升幅幾乎在半小時全軍覆沒,後來忍手等股價回升到$1.8才分批沽出股票。雖然沽出中國天然氣(931)股價與歷史高位相差一段距離,但Michelle成功從中賺取第一桶金(300萬元),旋即套股換樓,先後買入位於紅磡和屯門物業,作收租之用。 Michelle於2015年的< 星期日檔案 大時代 (2015 07 12) >的訪問中提及自己只要聽朋友介紹就大手買入單一股票,其實她無對公司作詳細分析。她又直言自己是幸運兒,捉著「港股大時代」,跟隨潮流就賺取近千萬。 曾聽前輩講過:投資是計劃,這位「股神」似是趨勢投資者,見大巿造好就投入全副身家買股票,而公司背景、業務前景、管理層信用等都無考慮到,這如同賭搏,未必適合保守...

名人經歷-張兆輝

圖片
生意人兼藝人的張兆輝在大台的 《黃金有罪》演技突出,自己最近收看了關於他的訪問。 訪問中提及他的投資股票 的經歷,他於 1990 年代中因為有正職和兼職而賺到錢,之後發現正財不能令自己發達,於是去投資股票,但當時他無財務知識,於是聽人投資某股票,由於無理解到企業業務前景,所以輸了等於一筆首期的錢。 之後他放棄投資股票,將精神與時間放在家庭和一對子女,性格變成不埋堆,不認酬,埋頭苦幹,但求安穩。他直言 : 「寧願今日吃單拼飯,明天吃雙拼飯,好過今日吃魚翅撈飯,明天突然間甚麼都無得吃 ; 不求食好 但求日日有飯開」。 他又講 : 當年有機會拼搏的話,事業可以更高一層樓,但再就算再給他選擇多一次,都會揀陪子女長大,而不要繼續做大台小生。張兆輝於 1982 年 成功投考第 11 期無綫電視藝員訓練 班,同期還有梁朝偉、周星馳、吳鎮宇等人。他於 1986 年《黃金十年》一劇中擔任第一男主角。 2002 年,他已經成為一線小生,但由於小朋友剛出生,拍完《雲海玉弓緣》之後離開無綫,與太太郭碧妍經營美容公司 醫之 美 。 現在的張兆輝的主業是做生意,拍劇做藝人只是娛樂,自 2002 年後鮮有拍劇,近期 (2020 年 ) 有 《黃金有罪》 ,再上一套劇已經是 2011 年的《結·分 @ 謊情式》。而享受家庭樂才是人生一大樂事,有事業和家庭,張兆輝是很多男士的典範。

設立目標的方法1

圖片
人生迷茫之時需要有目標,張萌著作《人生效率手冊》中提及過如何尋回自己的目標。筆者並利用張萌的方法嘗試設定目標。 我夢想中想成為的人(如果成為他會得到滿分) 李嘉誠 2.利用第一步寫出其他5位自己想成為的人,而他們同第一個人有相似的地方 李嘉誠 李兆基 羅胖 朱克格伯 謝菲·貝索斯 喬布斯 普川 3.寫出他們的硬本領(殺手鐧),每人寫3個 李嘉誠 商業眼光(看到未來的趨勢)﹑交際手腕﹑游說技巧 李兆基 商業眼光(看到未來的趨勢)﹑低調謙虛﹑專注本業 羅胖 學識廣泛﹑演講技巧﹑願意分享 朱克格伯 創新﹑樂善好施﹑謙虛 謝菲·貝索斯 創新﹑大膽﹑商業眼光(看到未來的趨勢) 喬布斯 創新﹑不隨波逐流﹑商業眼光(看到未來的趨勢) 特朗普 大膽﹑自信﹑商業眼光(看到未來的趨勢) 4.將相同的項目圈出來,按由多到少排列,取前面的首3項,而它們就是要樹立的人生目標和奮鬥方向: 項目 次數 商業眼光(看到未來的趨勢) 5 創新 3 大膽 2 低調謙虛 2 交際手腕 1 游說技巧 1 專注本業 1 學識廣泛 1 演講技巧 1 願意分享 1 樂善好施 1 不隨波逐流 1 自信 1 筆者嘗試為上述特色提出個人見解。 商業眼光 以獲利為先,超過成本的價格將產品或服務賣出去 有買賣雙方 出於你情我願 符合法例 創新 發展全新事物。 要跳脫思考其實不簡單,因為我們習慣把自己侷限在既定的思考模式中,做到創新其中一招是將「爛想法」變成有效的法想。 『書中也有舉出一個企業成功將最初的爛點子變成全球熱賣商品的故事。3M便利貼最初其實是一款「低黏性」膠水,1968年在公司內部推廣時,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爛發明。1974年某一天,剛好3M公司的員工到教堂唱詩歌,他發現這款低黏性膠水可以成功將容易從書中掉落的書籤固定。3M公司後來花6年時間重新設計,最後成功變成今天暢銷全球的3M便利貼。』 低黏性膠水不適用於勞作或工程,只要將它應用於其他對象(書或雜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