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提及香港因為得到港英政府的政策和一系統海港條例,以及蘇彝士運河與巴拿馬運河開通縮短了香港與美國和歐洲的航運距離,促使香港逐步發展為國際轉口港。本文延續有關話題,描述由抗日戰爭(1937-1945)前後香港的轉口貿易發展史,以及如何在2000年後走向式微。 1937年到1945年間港口設施受到破壞 1937年7月7日,中國爆發「蘆溝橋事變」,中日戰爭開始。廣州於1938年10月被日軍攻佔,令香港主要航道受阻,航運業蒙受巨大影響。殖民地政府仍對香港充滿憧憬,並相信日本軍方不會入侵香港,但事與願違,日軍於1941年12月8日入侵香港,日本海軍第二遣支艦隊迅速封鎖了香港海域,並阻止進出香港的船隻,即是香港海沿線受到封鎖。1941年12月12日,日軍佔領新界及九龍半島,並於六日後成功登陸港島北部的北角、太古及筲箕灣。日軍最終攻佔港島南端的赤柱後,當時的港督楊慕琦(Mark Young)在1941年12月25日向日本宣布投降。 在日英兩軍交戰期間,香港港口和啟德機場被炮火摧毁,至少43艘商船被日軍充公; 51艘政府船隻遭擊沉或落入日軍手上。 日軍佔領香港後,視她為東亞地區的補給及維修站和阻止戰略物資輸入中國的據點,並成立港務局(類似英國的船政廳)管理海港日常運作和巡邏。日本同英國不同,她無心經營香港的民生和經濟,目標是將香港改造成補給及維修站,她除了興建啟德機場的跑道與於1944年初在前金鐘海軍船塢興建的一個新船排外,其餘的都只是在既有設置上加設船庫等。1944年初,以美英為首的盟軍反攻大平洋,派戰機轟炸香港,戰役中港的主要船塢嚴重受創,例如太古船塢。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後,英國皇家海軍接管香港,而至1946年5月1日港督楊慕琦爵士重臨香港。為了盡快恢復戰前的經濟,船政廳恢復運作,1947年初,部門更成立打撈組處理港內大量沉船及棄船。戰後的香港仍然是在內部運輸和對外出口都依靠航運,由於戰爭期間有不少內河船及小船遭到破壞甚至失蹤,船政廳成立索償處(Reparations Claims Office),專門處於關於船隻的索償。直至1947年年中,已登記的索償申請共涉及296艘船隻,金額超過二千萬港元。 此外,港英政府於1946年耗資港幣1,300萬元推行各項復原措施,例如主要碼頭、儲備運輸地區、貨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