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經濟分析」標籤的文章

股票知識: 加息週期下收息股價格下跌

圖片
  加息週期下,收息股價格下跌,為解? 原因有二個: 1. 加息令借貸成本增加,淨利潤下跌,派息減少。 2. 無風險利潤增加(例如定期利率和國債利率上升),對有風險資產(指股票)的回報率的要求提高,股票派更多息先有吸引力。例如國債利息1%升到2%,對股息率要求由4%加到5%。 假設派$4股息,股價$100,則現時股息率有4%,但是企業要馬上加派息有難度,除非生意好,所以市場會調整股價,當股價由$100下跌到$80,股息率就變成5%。 股價反映預期: 股價反映加息預期,未來美國聯儲局還有3次議息,而局方事先講加息幅度。如果加息一如局方所講,股價變化不大,不過加息大於預期,股價下跌幅度大。所以,老土方法有效,就是分注買入,看重股息,而暫時不理會股價變化。

「攬炒」一週年社會經濟回顧

圖片
香港自2019年6月就經歷<反逃犯條例修訂運動>,由運動支持者發起的遊行示威和集會最終變成警民衝突,期間有討論區的師兄提出「攬炒」,其字面意思為「同歸於盡」或「玉石俱焚」。起初大家以為「攬炒」就是達成香港民主化及政黨輪替(立法會全部議席和行政長官經普選產生)、消滅香港的武裝力量(警隊和駐港解放軍),但聰明的抗爭者明白直接與政權對抗是無用的,於是提出將戰略重心放在經濟上,換言之是將與建制有深遠關係的既得利益者蒙受重大金錢損失。 運動於2019年6月初開始,直至12月下旬開始放緩,之後因為2020年1月尾時武漢肺炎(該病毒最初於2019年12月在中國武漢發現),下稱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殺到,對香港經濟踩多一腳,到底社會運動加上肺炎對香港經濟造成多大的影響呢?我們看看以下數據。 失業率和國民生產總值 在2017年時,香港經濟仍然暢旺,失業率只有3.1%,之後踏入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失業率更在3%以下,接近全民就業。但踏入2019年5月到7月期間,失業率開始受到2018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戰和社會運動影響而回升,1年過去,失業率上升到6%,失業人口突破23萬人。 論行業來看,零售、酒店和飲食行業是與內地訪港人數有關,不幸的是中港矛盾,以及2019年6月起的社會運動令內地政府不再放行旅客來港,由旅遊發展局的統計數據來看,在2020年4月中國內地訪港人數比起2019年4月下跌85.8%,而非中國內地訪港人數亦下跌超過80%,這些行業不再受惠於自遊行,所以盈利大幅度倒退,而且經營困難,導致從業員失業,失業率是眾行業中最高。整體來看,所有行業失業率均有提高,個人觀察,除了公務員及公營機構外,全體僱員難免受到經濟下行影響。 榮晉最關心就是15到30歲人口的失業率,15到19歲人士的失業率企在16.1%,而20到29歲人士的失業率亦接近10%!個人觀察,政府善長徵稅和派錢,但對於創造就業和改善營商環境的能力就不強,最近公佈的「防疫抗疫基金」、「保就業計劃」和「現金發放計劃」都屬於「派糖」措施,對於如何幫助中小企尋找生意和減輕成本就著墨不多,換言之,大家在2020年下半年自救多福吧。 國民生產總值於2019年第3季已經倒退,政府於2020年5月公佈第1季度經濟增長較上年同期下跌8.9%。而香港為外向型經濟,香港國民生產總值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私人消費,如果這部份

香港經濟發展史二: 二次大戰後的轉口貿易發展

圖片
上文提及香港因為得到港英政府的政策和一系統海港條例,以及蘇彝士運河與巴拿馬運河開通縮短了香港與美國和歐洲的航運距離,促使香港逐步發展為國際轉口港。本文延續有關話題,描述由抗日戰爭(1937-1945)前後香港的轉口貿易發展史,以及如何在2000年後走向式微。 1937年到1945年間港口設施受到破壞 1937年7月7日,中國爆發「蘆溝橋事變」,中日戰爭開始。廣州於1938年10月被日軍攻佔,令香港主要航道受阻,航運業蒙受巨大影響。殖民地政府仍對香港充滿憧憬,並相信日本軍方不會入侵香港,但事與願違,日軍於1941年12月8日入侵香港,日本海軍第二遣支艦隊迅速封鎖了香港海域,並阻止進出香港的船隻,即是香港海沿線受到封鎖。1941年12月12日,日軍佔領新界及九龍半島,並於六日後成功登陸港島北部的北角、太古及筲箕灣。日軍最終攻佔港島南端的赤柱後,當時的港督楊慕琦(Mark Young)在1941年12月25日向日本宣布投降。 在日英兩軍交戰期間,香港港口和啟德機場被炮火摧毁,至少43艘商船被日軍充公; 51艘政府船隻遭擊沉或落入日軍手上。 日軍佔領香港後,視她為東亞地區的補給及維修站和阻止戰略物資輸入中國的據點,並成立港務局(類似英國的船政廳)管理海港日常運作和巡邏。日本同英國不同,她無心經營香港的民生和經濟,目標是將香港改造成補給及維修站,她除了興建啟德機場的跑道與於1944年初在前金鐘海軍船塢興建的一個新船排外,其餘的都只是在既有設置上加設船庫等。1944年初,以美英為首的盟軍反攻大平洋,派戰機轟炸香港,戰役中港的主要船塢嚴重受創,例如太古船塢。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後,英國皇家海軍接管香港,而至1946年5月1日港督楊慕琦爵士重臨香港。為了盡快恢復戰前的經濟,船政廳恢復運作,1947年初,部門更成立打撈組處理港內大量沉船及棄船。戰後的香港仍然是在內部運輸和對外出口都依靠航運,由於戰爭期間有不少內河船及小船遭到破壞甚至失蹤,船政廳成立索償處(Reparations Claims Office),專門處於關於船隻的索償。直至1947年年中,已登記的索償申請共涉及296艘船隻,金額超過二千萬港元。 此外,港英政府於1946年耗資港幣1,300萬元推行各項復原措施,例如主要碼頭、儲備運輸地區、貨倉、

香港經濟發展史一: 轉口貿易的形成

圖片
香港過去是轉口港,後來變成工業中心,到近30年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而每一次經濟轉型並非無故發生,於是榮晉有意寫一系列文章關於香港經濟轉型原因,以及政府在當中擔當的角色,而第一篇會由轉口貿易開始。 1842 年之前 在1842年之前,香港以以農業、漁業為主,而鹽業、採珠業、香木業亦曾興盛一時,但自清朝初期實行「海禁遷界」政策之後陷入停頓。 鹽業何以興起?因為鹽除了可以為食物調味和為人體提供所需的礦物質外,鹽亦可以用來醃製食物來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雪櫃於1930年才在發達地區盛行,在未有雪櫃之前,古人發現以鹽處理蔬菜、魚及肉,可以減去食物中的水份,有助防止食物變壞。在冬天不能耕種的時段,人們亦可以食用預先醃製好的菜和肉,所以鹽是人類維生的必需品,在內陸地區,鹽更是昂貴。 採珠業的「珠」指由牡蠣(俗稱「蠔」)生產的硬的、圓滑的產物。由於珍珠屬乳白圓潤,既可作首飾原材料,同時具能安神定驚、養顏護膚及療治瘡毒痘腫,是嬰兒及女士的恩物。根據香港電台節目《香江尋源》內容,因大埔吐露港有寬闊內港,水面平靜,加上岸灣曲折,造成水流迴轉的環境,適合蠔的生長,所產珍珠既圓且大,更列作宮廷貢品,吸引居民冒險潛水採珠。 香木業指種稙「莞香」的行業。香料指可以食用的,用來增加料理香氣、味道或染色的調味品,而它的原材料為香木的液汁凝結而成的固體。香港地區的土質適宜種植香樹(通稱「莞香」),因此在明代至清初年間,皆盛產香木。據考證,香港種植的香樹,以大嶼山的沙螺灣和沙田的瀝源生產的莞香中堪稱上乘,其中有一種叫「女兒香」的產品,更被視為「南海珍奇」。當時香港、九龍一帶的居民,多以種香為主,在收成後將莞香運往尖沙咀,再運去石排灣的村落,之後用船(俗稱「大眼雞」) 運往各地區。 好景不常,清順治十八年(1662),由於鄭成功在廈門和台灣地區作亂,所以清政府以「海患未靖」為由,強令沿海地區鄉民遷移至內陸地區,但部份人不從,於清政府勒令將所有香樹斬伐,以斷絕鄉民生計。因此種香業全部遭到破壞,以後就再沒有恢復過來,此例可見政府政策對一個行業興衰的影響力。 1841年到1859年海港的發展 1842年中國於鴉片戰爭後就分三個階段割讓給英國,分別是於1842年中英雙方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 1860年簽訂《北京條約》割讓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