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度經濟回顧與展望
2019年經濟情況之回顧

2019年的完結後就是2020年的開始,所以榮晉想藉此機會回顧上年的社會和經濟情況。文章的數據是截至2019年9月。2019年對香港人來講為難忘的一年,除了延續了中美貿易戰帶來的不安感,外加6月開始的由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引發的逆權運動,導致社會動盪和經濟衰退,扭轉了上半年的樓巿和股巿上升的局面。
本地生產總值(GDP)連續兩季下跌
經濟增長又即是本地生產總值(GDP)的增長。它是指一個經濟體內,所有居民在一年或一個季度內,未扣除固定資本開支(Capital expenditure)的生產總值。資本開支指用於擴大商業規模,或用於長期投資的開支,例如購入新辦公室,擴建新倉庫,或是增設和維修工廠設備。
根據國際標準,居民身分可以是個人或機構,個人而言,是指在該經濟體的經濟領域居留或打算居留至少1年;機構的定義則是指在有關區域經營業務,與個人原本國籍及機構的註冊地無關。即是不論港資、中資和外資的生產都計算入本地生產總值(GDP)。
香港經濟繼2019年第二季按季下跌0.5%後,於第三季收縮3.2%,連續兩季倒退顯示香港經濟已步入技術性衰退。留意一下以上的圖表,「私人消費」佔香港在2018年本地生產總值(GDP)的接近70%,該數字涵蓋香港居民在本地及在外地的消費,而且包括在貨品(從所有途徑,包括傳統零售商店購買貨品)和服務兩方面的開支。自2019年6月以來的反修例示威,到後來反對警隊的活動和對商鋪的破壞打擊了港人消費意慾,巿民寧願留在家中不出外消費,又或者減少買奢侈品只買日常用品導致「私人消費」下跌。
零售總額未止跌續受壓
香港經濟在2003年「沙士」一役中遭遇重創,之後中央政府與香港開展「自由行」後,本港零售業的盛衰已與內地旅客數目及消費意慾密不可分,即是整個零售業傾向內地旅客和奢侈品巿場。上圖反映自2009年起奢侈品佔總零售額一半;2013年起訪港人數超過5,430萬,當中以內地人受到重視。至2018年尾,訪港人數與總零售額反覆向上,但本港逆權運動從初夏走到冬天,零售業發展亦由高峰跌落低谷,旅遊區商場多次因示威活動、警民衝突而暫停營業,人流大減,銷售額回跌。行業龍頭公要求員工放無薪假和削減分鋪規模。例如莎莎國際(0178)。
莎莎國際(0178)為香港化妝品龍頭零售商,雖然只是賣水貨,但能在以中港巿場立足,並持有265間分店(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的地盤集中在香港和澳門,近幾年再次進入大陸巿場。翻查年報,公司在過去多年太依賴內地巿場,修例事件發生後,公司生意額減少,並於2019/2020年半年業績時錄得倒退。公司於2018年已經退出台灣巿場,再於2019年12月宣佈關閉新加坡22間分店,並在未來一年關閉30間香港店舖,減低租金支出,並要求業主減租;集中在在尖沙嘴、旺角及銅鑼灣等旺區開店,並把業務重心轉移到內地和電子商貿。
商鋪減租
莎莎國際(0178)透過與業主商討減租也代表市況不景,為了租戶能夠繼續經營,各大地產商紛紛減租宣佈,與商戶共度時艱,見下表。
太古地產 (01972)
|
2019年9月,公司宣佈旗下的太古廣場與租戶共度時艱,為商場部分租戶提供暫時性租金調整。
|
恒基地產 (00012)
|
2019年10月,按現有機制個別衡量和處理調整旗下商場租戶租金,部分商戶已獲租金優惠,全部均為中小企,並為旗下多個商場制定了一輪宣傳推廣的方案,吸引更多顧客,鼓勵更多消費,增加商戶的營業額。
|
港鐵 (00066)
|
2019年10月,視鐵路物業上蓋和站內的商戶均為公司多年合作夥伴,會評估商戶的業務受影響性質、規模及受影響程度,制定不同的形式方案。
|
新鴻基地產 (00016)
|
2019年10月,寬減受影響商戶當日的租金及其他相關費用,期望能紓緩商戶經營壓力,共渡時艱。
|
除了大地產商外,還有其他商場都宣佈減租,例如D2 Place(羅氏地產集團持有)和南豐中心(南豐集團持有)等,見上圖。
不過有個別地產商堅持不肯減租,例如九龍倉置業(1997)與國際奢侈品巨擘LVMH旗下品牌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商討減租未達成共識,所以後者計劃關閉旗下銅鑼灣時代廣場分店,喜歡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的朋友不必太失望,因為公司在鄰近的利園購物中心亦早已有分店。
到底地產商的方案有否幫到零售業?
失業率回升
需求疲弱,個別行業生意額的退倒帶動了失業率回升,榮晉尤其擔心30歲或以下人士失業率,截到2019年的11月,15到19歲及20到29歲的失業率分別為10%和5.9%,高於其他年齡層!青年就業是社會問題和政府的管治危機之一,青年人尚未適應就業環境及心態,加上他們多缺乏工作經驗,令其生產力比市場上其他勞工稍遜;若青年人長期失業或會引起其他問題,例如對社會感到陌生、自信心下降等,而2014年和2019年的社會運動中,青年人擔當著領袖或發起人的角色,相信大家有目睹,而部份參加者更只是10多歲的中學生,政府需要更大的勇氣去與青年人溝通和開創就業環境。
個人認為,真正的衰退在2020年上半年會反映出來,尤其是在2020年1月農曆新年後,而失業率會再度上升!但另一個值得關心的數字就是「就業不足率」。
「就業不足」指有就業的人,不過工作時間低於一個標準,他們有時間、精力,但由於工作缺乏的關係,工人們不願意情況下被迫減少工作。例子有地盤工友,地盤工人的工作十分不穩定,有時他們一星期才工作一天,有時甚至一個月才工作一天。
截至2019年的9月,香港就業不足人士有46,900人,這個數字比起2018年9月略低,但留意一下,該數字於2019年5月起上升速度加快,由39,200人上至到2019年9月的46,900人,在短短半年間上升了約20%!
其實2019年尚有多個情況發生,例如走資潮、移民潮、商界對中央政府的態度、黃色經濟圈、深圳和澳門想取代香港金融地位、「超人」李嘉誠派錢等,由於篇幅所限,榮晉找機會在之後文章再分享自己的看法,在這裡先讓大家思考一個問題: 香港真的是了無希望?舉家移民才是唯一出路?
押注於香港的公司
榮股留意到在2019年6月「反修例」風波爆發期間仍有公司願意投資於香港 。其中比較著名的是新鴻基地產(0016),它以422.32億元投得,每方呎樓面地價13,345元,創香港賣地史上新高。
該地皮為西九龍高鐵站上蓋商業地,由於估值高達數百億元,地政總署只收到3份標書。除中標的新地外,另兩間入標財團分別為長實及由恒地、華置、利福、信置與九倉合組的財團。
公司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表示,西九龍高鐵站上蓋項目具地利優勢,極為罕有,不單坐落高鐵站上蓋,更鄰近機場快線、港鐵東涌線和西鐵線,為四線交匯的交通樞紐,貫通香港各區及內地多個主要城市,並通過機鐵至機場連接世界各地。
公司亦指今次投得地皮將發展為全新地標性綜合商業項目,並與毗鄰的環球貿易廣場(ICC)發揮協同效應,媲美中環國際金融中心(IFC),打造在香港的國際金融商業及貿易中心。而西九龍總站是香港現時唯一一個高鐵站,對香港把握大灣區發展機遇極為重要,極具戰略價值。
業界預料日後會興建甲級商廈、酒店、零售及其他商業配套,長期租金回報估計約3厘,資金回收期要20至30年。公司一次過以422.32億投地,除了看中地皮的配套和交通方便,又是未來商業中心外,還代表對香港前景一直充滿信心,無懼社會活動帶來的短暫影響。
外資撤離,亦有外資進入香港巿場
一場逆權活動令香港的訪港旅客大跌,零售業首當其衝,有外資撤離香港,其中一間是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Forever 21在2011年以月租1380萬港元在銅鑼灣租用6層商舖開設旗艦店至2017年,創下全港最貴舖租紀錄。2016年,公司在旺角開設第2間分店,租約期7年,月租約263萬港元,至2019年9月24日,公司在旺角唯一分店結業。其實Forever 21曾經風靡一時,不過管理層經營不善,又因債務、資金不足問題而申請破產,而香港的形勢又加速她在本地巿場的衰落。
食其家首間香港分店2019年12月12日,該店位於旺角,實用面積約1500呎,為24小時營業。公司是日本三大牛肉飯專門店之一,自1982年在日本橫濱起家,2019年時在日本全國擁有約2,000家店,全部店舖均是以直營模式經營。
日本的頑固迴轉壽於2019年12月6日在尖沙嘴K11開業,客人在店中可以吃到Omakase,即是交由壽司師傅決定做8件不同壽司給客人。根據某Youtuber的講法,吃這個Omakase再加手卷需化費$880,每個人對價錢平貴都不同,不過此品牌開業之初的確造出聲勢。
以上3間都是在日本的著名食肆品牌,今次集中在香港示威發生3至4個月後仍然來香港開業,相信看好香港巿道會好轉,而且,在經濟形勢轉差之際,租金或多或少會下調,公司可以削減部份租金,在開業初業盡快做到收支平衡。
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仍然保得著
雖然2019年下半年香港經歷了社會動盪的歲月,但證券市場表現依然良好。尤其以2019年第4季集資金額歷年最多,並有多宗全球大型項目上市,說明香港市場對全球發行人保持著強大的吸引力,而且不受鄰近的深圳和澳門,以及上海的威脅。
據香港交易所資料,2019年港交所料再登全球IPO(首次公開募股)集資排名榜首位置,為十年來第六度稱冠。全年大約有160家企業首發上市,比2018年減少22%,但集資總額高達3,078億港元,按年增加8%。
集資額上升,主要受惠於大型企業上市推動,如2019年9月上市的百威亞太(1876),集資額接近350億港元。去年7月,百威英博原因估值問題取消百威亞太上市。直至 9月中旬,賣走澳洲業務的百威亞太再次提交上市申請,集資額亦滅半,終於在9月30日成功在港交所上市。百威亞太最終成功上市,間接令到香港IPO市場復甦。
至同年的11月,阿里巴巴(9988)相隔5年後在香港第二次上市,總集資額高達1,012億港元,佔2019年全港IPO市場總集資額的33%,亦是全港集資額最高的公司,一舉將本港全年集資總額拉抬上去,鞏固了香港集資中心地位,同時說明企業家對香港的發展前景逐漸恢復信心。
師兄分析得不錯,不過你所引用年輕人失業人口數字出錯,此數字應是年輕人勞動人口數字,年輕人2019年第3季失業人口應為45,500人。
回覆刪除不單是證券市場,香港樓市亦沒有受太大影響,始終今次修例風波對整體香港經濟打擊不是全面性,部分主要支柱行業如金融業及專業服務業受影響程度較低,而與外貿密切相關的進出口貿易業則主要受中美貿易戰所影響。
而由最新外來直接投資數字與金管局定期發布的金融數據(如港元兌美元匯率、銀行體系總結餘、銀行總存款額)看來,也不見有大規模外資撤資情況出現,可見外資暫未對香港失去信心。因此由數據可見實際情況未有政府所講咁差,而觀乎近日香港社會與中美貿易戰氣氛逐漸緩和起來,似乎抗爭者察覺需要轉換以較和平形式抗爭才能打長期持久戰,目前我對香港未來展望仍是審慎樂觀,始終香港根基夠厚夠獨特,中國與外地仍需要香港的獨特經濟地位作經貿用途,亞洲國金中心的地位難以一時三刻之內被別地取代。
多謝Tony Yu兄的提點和補充,已經更新數據和描述。目前的經濟形勢開始轉差,大家要小心控制支出,以及為衰退做準備。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