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常見心理現象-消極對抗行為

自己認識的人大多數都是打工仔女,甚少是創業人士或企業家(或者自己無緣份結識他們),而做僱員或多或少都有受制於人的感覺,因為你既然受薪於公司,就要被迫全盤接受公司的制度、文化、人際關係等。俗語講「做果行厭果行」,並非每個打工仔女可以如此幸運地在薪金增長、晉升前景、返工地點、同事關係、工時維持在朝九晚五無超時工作(Overtime)等方面兼得,即是當遇到任何一個不滿意的地方時就會出現消極對抗行為(Passive aggressive behavior)。


該概念由William C. Menninger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提出,形容那些拒絕完成長官指令的士兵,而引申到現今職場上就是經常有「鬧情緒」的員工。他們隱晦地表達自己的不滿或憤怒,不肯直接道出真正的想法及情緒,甚至表面順從,實質卻是陽奉陰違地去阻礙對方達成目標。

在職場中,常見的被動對抗行為



1.遺忘,做「金魚佬」:上司或資深同事多次提醒工作上細節,他們也會有意無地忽略,其實這有損自己的工作表現。

2.拖延: 做事拖延,總有籍口,拖慢團隊進度。

3.不會圓滿辦妥事情:敷衍了事,把工作僅僅完成,但不會圓滿辦妥,會犯上很多不該犯的小錯誤,要翻手執漏再做,甚至要由其他同事協助善後。

4.經常遲到:經常稱病或上班期間交通出問題,其實是有意無意想逃避上班或縮短工作時間。

5.推諉責任,擔當受害者角色:不肯承擔責任或對工作項目感到害怕,皆因他先幻想負面情況出現,而現實情況不如想像中差。壓力太大而想透過推掉責任減壓。

6.挑撥是非:在會議期間對上司表現順從,但私下對同事投訴、埋怨,而同事又甘於做「花生友」兼任聆聽者,令團隊失去凝聚力。

有因必有果


如果自己有以上的問題,代表自己與同事和上級之間溝通出問題,關係緊張;行業職位與自己意願和能力不符,例如自己心底裡不想待人接物,卻偏偏選擇銷售和客戶服務工作;經濟報酬不如預期或工作量與報酬不成正比等。

說實話,公司的薪酬待遇、運作、政策、人事、晉升機會通通都不到打工仔女作主,即是說自己要把握主導權因應自己的能力以及意願選擇跳槽,現今社會的人不會為一間公司效力到退休,而工作佔人生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所以考慮盡早找到不討厭的工作。無錯,是不討厭的工作,因為無工作是完美的,即使是自己創業做老闆亦有不滿意的地方,例如每月苦惱如何交租金。那果然,個人的運程和際遇又是一個重要因素。

祝各位打工仔女順利捱過2020年,於下年找到理想工作。

留言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隱形的霸權-建華集團

香港寬頻(1310)的前世今生與王維基

經營「頹場」的置富產業信託(778)和2020年全年業績簡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