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水資源與中英角力

2019年香港經歷社會運動,到2020年初開始受到武漢肺炎肆虐,香港出現口罩荒,有巿民在九龍灣通宵排隊買口罩,更見到他們到超巿和藥房搶購日用品(例如廁紙和米),此事令自己想起香港一直都是缺乏天然資源的地方,而食水就其中一項,也是易被忽略的資源。

香港一向缺淡水


香港一向缺乏天然湖泊、河流及充裕的地下水源,而水是萬物的生命之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質資源之,沒有淡水,人類便無法生存。根據香港電台的節目<鏗鏘集>中提及過在2015年,香港人平均每天用水220公升,一年高達10億立方米,人均用量排行全球首34位。至20182019年度,水務署提及本港平均每日的食水耗用量達到277萬立方米,但每年的平均雨量只有2,398.5毫米,實不足以應付目前龐大的需求。


香港的水源主自收集雨水以及向廣東省購買東江水。早在英國殖民地年代起,政府就意識到香港食水供應問題,所以於1877年起就興建薄扶林水塘,之後100年內都有興建其他水塘,至1978年政府建興規模最大的萬宜水庫,容水量達2.81億立方米。不過即使政府如何努力都是不足以提供足夠的食水,而香港不是長期有雨的地方,所以自1965年起向內地政府購買東江水,現時有78成食水供應都是東江水,粵方同意每年供水量上限為8.2億立方米,如有需要,內地可以向香港提供每年多達11億立方米的食水。截至20182019年度本港輸入了7.4億立方米東江水。

政府的供水策略


我們嘗試用最近期的數字去理解香港水資源的來源。上圖反映到香港的降雨量其實不太穩定,在20172018年度,香港天文台錄得降雨量為2,585.8毫米,到20182019年度降雨量下跌到2,333.4毫米,降雨量減少導致水塘集水量同步下降,政府就只好向廣東省政府輸入東江水應急。


上圖左邊反映到香港是用海水沖廁,而食用的水由本地水塘收集雨水和向外購買東江水。


現時香港食水供應由政府的水務署負責。在現有的水資源上,政府早於1950年代設立海水供應系統為政府及政府補助的高密度住宅發展計劃供應海水作為沖廁用途,由此推斷公屋和居屋都受著政府資助用海水沖廁。此系統最大好處是每年更為香港人節省約28,000萬立方米食水,相當於約2成的總水用量

香港沒天然湖泊或河流,也缺乏大量地下水源,所以只可以等雨季來臨時收集雨水,可是這種望天打卦的做法並不能為香港提供穩定的食水,此方法僅滿足總食水用量的23成,遠不足以應付龐大的用水需求。因為上一節已經提及過香港降雨量每年都有變化,而上圖反映到本地雨水收集量非常波動,我們難以預計到未來10年的降年量,所以政府的策略重點放在購買東江水。

依賴東江水的過程


根據立法會的文件,當時的港英政府於1960年開始從廣東省輸入原水(未經處理的水),在最初期是透過從深圳水庫取水,以應付食水短缺問題。在19601962年時,香港先後遭到颱風瑪麗、愛麗斯和温黛吹襲,這3個颱風曾使天文風卦起10號風球,並對香港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颱風之後就是19636月的嚴重旱災,迫使政府實行長達1年的7級制水和「4日供水4小時」的政策,使得大批巿民在街邊輪候食水。


此外,當中國大陸打完內戰(中共與國民黨之爭),大批人口湧入香港,食水需求大增,當年港英政府早在1960年意識到單單依靠儲存雨水是不足以應付。


為解決食水供應緊張的問題,港英政府決定增建水塘,於1963年石壁水塘落成後,當時的總督柏立基決定興建船灣淡水湖,工程浩大,歷時8年至1968年才峻工。

雖然興建水塘可以增加儲水量,但由於興建需時,一時三刻不能解燃眉之急,於是柏立基設法與廣東省商討購買淡水,雙方於1960年11月15日達成協議,由深圳水庫每年向香港供水50億加侖(加侖是英美度量衡的容量單位)。柏立基於1963年與內地政府達成進一步協議,開展東深供水工程,工程由當時的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親自批准,中央人民政府撥款3,800萬人民幣興建,工程於1965年2月完成,同年3月正式對香港供水。

英國拱手相讓供水權?

1965年的東江深圳水利工程圖表

1965年起,港英政府走向依賴東水來解決食水供應問題。第一份東深供水協議在第23任港督柏立基任內達成,到第24任港督戴麟趾上任後,便與內地訂立增加東深供水量的協議,到第25任港督麥理浩更增加東江水輸入香港。港英殖民管治者深知水是一個城巿的命脈,如果讓香港完全依賴於東江水相等於將供水權拱手相讓給中國政府,他們理解問題後就著手處理。

為了在依靠內地供水的同時擴闊香港本地食水供應,港英政府在1959 1978 20年間推動4項世界級的供水工程。除了在1965年峻工的東深供水工程,也包括在1969 1978 年建成的船灣淡水湖、萬宜水庫,它們是世界最早的大型海灣淡水庫,配有先進的集水、調水與輸水系統,只是這兩個水塘的容量就佔香港水塘總容量86%。而1975年落成的樂安排海水化淡廠更是當時世界規模最大的化淡廠,年產淡水8,300 萬立方米。

有沒有想到這4項水務工程背後隱藏的是中英的政治較勁?中國政府企圖利用東深供水工程將香港納入其東江供水網絡,取得供水權,背後目的是想制約港英政府對香港的自主權。巧合的是中國於廣東省的銀坑水庫和竹仙洞水庫落成後於1960年對澳門供應原水。澳門自1966年開始向珠海購買原水以應付城巿發展需要。19671月初澳門左派發動罷市,廣東省更停止對澳門供應食水以迫使澳葡政府屈服一事上令港英政府有所警愓。於是港英政府致力建設海灣淡水湖、化淡廠,強化香港的供水體系,以供水權維護對香港管治權。


內有缺水危機,外有供水權被奪的風險,港督柏立基、及繼任的戴麟趾及麥理浩的策略是: 一方面引入東江原水,以解決香港水荒;另方面又為香港籌建獨立的供水體系,避免它將來能不再依靠中國。香港開展了龐大的水務建設,加快船灣淡水湖工程,以及提出以核能進行海水化淡,並將建議放上英國國防部及原子能委員會研究。六七暴動(1967年香港左派暴動)更使港英政府明白香港供水權落入中國政府手中的後果,於是加強香港的自身供水體系,例如船灣淡水湖更具規模的萬宜水庫工程上馬;在英國首相介入下,1972731日,香港政府正式宣佈於樂安排興建海水化淡廠,選址為青山樂安排。由於當時港英政府缺乏資金興建,更向亞洲發展銀行貸款1.2億港元,還款期為15年。政府為了在一個殖民地興建海水化淡廠,竟然向國際機構借貸(1970年時代的1.2億港元是何等龐大的數目!),足見香港在英國政府心目中何等重要!

1960年代時,香港並未對東江原水有太大的依賴,充其量只是作為輔助,因為船灣淡水湖、化淡廠及萬宜水庫相繼建成後,香港水庫的總存量為5.86 億立方米,加上有自家化淡廠,港府當時表示香港已能滿足往後10 年用水增長所需,即使內地斷供東江水都不會影響香港的民生,至此,香港的自主供水體系宣告建成。

1979年後,香港的供水權落入中國之手


好景不常,香港供水的自主開始步向終結。中英雙方於1979 年就香港前途開展談判,並於1984簽訂《聯合聲明》,標誌著香港不久被納入東江供水網,也不可能保有獨立的供水體系及供水權。隨後中國的供水量逐年增加,到1985年時,東江水供水已起越本地供水,至1991 年,比率已接近80%,簡單來講:1979 年後香港的供水史,展現的是香港的供水權逐步為中國大陸所掌控。

而樂安排海水化淡廠在1981年因為石油危機導致原油油價由每桶2美元升至10多美元,令化淡成本大幅度上升,加上需要由日本工程師來負責營運及維修,成本更為昂貴,結果海水化淡廠於1982年正式關閉及停用。廠房土地於1991年被人以3,000萬港元收購,廠房則於1992年進行爆破拆卸。香港的自主供水體系宣告解體。上圖為1960年到1997年間,港英與內地政府簽訂的協議。

香港這個地方雖然於1990時代起成為服務業中心,但本身就缺乏天然資源,工業又於1980年代北移,現時的食物、食水和能源都是由外地提供,而食水更自1985年後由中國大陸壟斷。外國資源終有一日會耗盡,香港人應該是時候反思如何節約用水和開創更多水資源,並為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負上責任。

留言

  1. 十分詳細的分析!!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去年底終於拍板在將軍澳興建海水化淡廠,預計2023年落成,雖則預計日均產水量只佔港人日均消耗量很少比例,但算是為香港水資源來源多元化行出了一步。

    現今香港各類物資主要依賴外地供應會導致好多風險,尤其近日香港因瘟疫出現活豬肉價格長期高企與口罩荒,更突顯香港缺乏本地生產基地與過度依賴外來供應問題,但想深一層其實又無可厚非,政府歷年來實行自由市場原則,主張市場主導,因而政府積極不干預第一第二產業外流,加上隨著香港經濟轉型引致土地與勞工成本大增,勞工市場對第一第二產業的低技術工種需求愈來愈低,均不利這類產業在港發展。雖然政府近年推動再工業化,希望高增值製造業回流本港,但觀乎政府往績我覺得不甚樂觀。

    回覆刪除
    回覆
    1. Tony Yu,個人感覺政府只想依賴東江水來解決食水供應問題,雖然政府有單位做水供應的檢討,但給人感覺只是敷衍巿民,無諗過要如何取回供水權,政府拍板起將軍澳海水化淡廠只是因為呼應內地政府要求,因為東江水不會無窮無盡的。政府行事謹慎(拍慢板),大多工程延期機會極大,產水量不足以滿足香港的食水需求,依賴東江水形勢不變。自2003年起,內地政府加緊收回香港的各種權利,恐怕港人一朝完全失控的話,她可以斷香港食水。

      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隱形的霸權-建華集團

香港寬頻(1310)的前世今生與王維基

經營「頹場」的置富產業信託(778)和2020年全年業績簡評